行走的天仙配——自然声NSX动铁耳机听感
踏入音响玩乐N多年,初时喜欢逛音响城见识大大小小的音响,入社会工作后也置办了些大音响自嗨,听听池玲子什么的……但搞得邻居无心睡眠、纸巾不够用,就会惹来投诉了。后来随身播放器、网络多媒体的兴起,耳机行业虎虎生风旺起来,便携成了新的玩法。
音响虽是电子科技产品,但所谓的调音却又是易受个人主观听音风格影响的产物,就如各地方饮食口味偏好的差别因厨师的调味理念不同,音响产品也带了些设计师的听音风格爱好,热情、浑厚、均衡、清澈、亮丽……各种形容词可真多,初烧可真看晕了。我也如在争奇斗艳的百花丛中游览,寻找自己钟爱的花仙子。
从初烧时的懵懂听到动次打次的劲爆低频被蛊惑,犹如看到童颜巨乳般流鼻血……到烧入门知道了还有叫高频解析之类的酷炫名词,转而迷上了清秀骨感美女……再到阅历沉淀归于平衡,回归均衡自然之美……却一直难以找到心中理想的仙子。
就这样跌跌撞撞的在各个品牌间折腾,偶然听到“自然声”耳机这么奇特的品牌名字,真自然?不会吧,八心八箭、一晚一度电的忽悠广告见多了,唬得了我么。冲着大不了也就上一回当,老死不相往来的心情,入了个NS5均衡版,听着居然还算比较自然,没那种味精添加感,嗯,有点意思,只是声场小了些,中频的腰椎间盘突出了些(稍硬)。不久推出了二代NS52,又入了个,听着更自然顺滑了,犹如触摸细腻富有弹性的肌肤,那美妙动人又不风骚过头的腰线……啊,车头跑偏了。对高端的NSX有了更高的期待。
借着这次样机巡回的机会,拿到了NSX的Living与Studio两个调音版本,传说前者加强了些高频,后者频响曲线更标准。
NSX是入耳式8单元动铁耳机,采用2高频+4中频+2低频单元组合,原配线是6N单晶铜线,素质不低。透明彩色腔体可以清楚展现内部构造,做工精致,蓝色的优雅冷艳,紫色的风骚性感,都是那么的撩人,犹如轻纱薄妆的美女在前,看了就让人心生爱意……想摸一把。
NSX
初听NSX是自然清澈透明度极高的风格,白衣飘飘古装仙子的感觉。声音很干净,密度高,结像稍纤细,立体,通透,层次感分得比较开。
高频:精致细腻,清澈,通透,亮度适中,顺滑不刺激。Living版加强了高频,听起来细节更明显了些,空气感更强,更有仙气,对某些器乐来说会更迷人。Studio版比较标准,更真实。
中频:密度高的好处是乐器人声的分离度很高,结像准确,还原出较大的空间感。各器材的音色也很准,能大能小,能软能硬,能快能慢……人声不算厚,保持适当距离,女声清甜,齿音略有,正常不算多,也没刻意压制修饰,表现成熟男声会略显年轻不够磁性深沉,但差别也不算明显。Living版听女声有清秀气质加成,而Studio版会让你更注重人声润度及感情融入。
低频:下潜较深,但收得很快,弹性较好,很干净。量感稍有些少,有些点到即止意犹未尽的感觉。听某些器乐人声没多大影响,但若是大鼓类或低频类乐器,就有些像汉子没吃饱饭就干活,敲大鼓欠了几分力气,或是美女减肥把C罩杯减成了B罩杯,屁股少了几分凸翘的曲线饱满感。
声场:得益于比较好的密度、结像,声场比较开阔,有较好的空间距离感。但由于低频量感稍少了些的影响,氛围感有些不足,不够大气。
要说两个版本的区别,可以这么形容:Living版是自带仙气环绕的仙女,清秀惊艳;Studio版是素颜淡妆的邻家碧玉姑娘,温柔纯朴。
……
以为到这就完事了吗?不多挑几个缺点不成了广告水文了吗?又没给我打钱(就算打钱也要说),不能净忽悠好不好。
缺点:耳机腔体稍有些大,导管也有些粗,对小耳朵朋友的洞洞插的久了有些不舒服(有些东西可不是越大越好),建议后续改成金属导管以便减小直径,胶套的通用性也更广,还可做成加个胶套防滑环。
搭配上有些吃推力,虽然小推力前端下也能出声,好听,但如果能上大推力更有控制力的前端,会让你有惊喜,密度、结像,层次感会更好。对,不要因为我是仙子而怜惜我,用力吧……
那到底是选仙气飘飘的Living版呢?还是温柔纯朴的Studio版呢?
小孩子才作选择,成年人当然全都要,自然声准备了风情多变的Odyssey版,有高、低频调节开关,无论是仙气飘飘的仙子,还是温柔纯朴的妹子,全在你一手把控中,想翻谁的牌子就能拥有谁……
这还没完,还推出了“阿拉贡”单晶铜升级线,特地补了些中低频的厚度与量感,更丰满,让动铁耳机也有了些动圈耳机的味道,大鼓也更有深度与张力,听交响也有了宏伟大气的场面。意味着什么呢?给你变出个前凸后翘的性感美女来了,而且是比C罩杯更大杯的,哇,超大杯,听着就硬了……如果你听池玲子,得准备纸巾了……
行走的天仙配——自然声NSX动铁耳机听感